前不久,电视剧《都挺好》遭受重创,剧中反映的赡养老人问题引发热议。今天很多人在80年代提倡“独生子女”,导致了60年代后刚步入老年的“不敢老”、“不敢病”、“不敢死”、“不敢活”的现象。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养老产业必须健康发展,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养老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只是“初级阶段”,行业内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养老产业的发展中,养老保障不能仅仅被视为国家覆盖的养老保险,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养老体系和关乎每个人未来的重大工程。在科技的“加持”下,养老体系的建设不仅有着无限的商机,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积极影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不仅会促进养老机制的优化,还会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企业加入和参与养老产业。这样,中国的“后发展时代”就会变得和谐稳定。
1.当老年人遇到人工智能物联网,
“清华毕业,美国常春藤学校MBA,有美国硅谷和世界一流银行投资银行部工作经验”。将这些光环添加到简历中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北京幸福生活养老服务公司CEO石,就是一个有这些光环,想要改变中国养老产业生态的有志青年。
幸福生活养老服务(以下简称“幸福生活”)位于北京西市库31号院,是一家以“养老”为主业,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创业公司。
如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经常被视为新闻中的“热词”。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两个关键领域,它们也在改变着社会的现有形态。人工智能、物联网、养老相结合的公司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和化学反应?
记者体验了“幸福生活居家护理云”和“健康检查管理系统”这两家幸福生活公司的重点开发项目。“居家养老云”是一个基于云平台的一体化数据中心,让家庭、医院、社区通过中心共享信息、管理服务。同时,云平台对服务范围内老年人的身体指标进行随时存储和*测。一旦老人在家出现任何情况,孩子不在家,社区和最近的医院会尽快得到信息,及时在家采取措施。另一方面,社区、医院和家庭成员也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获得老人的身体报告,并根据大数据的计算结果为每个老人创建独特的护理计划。通过技术手段,不仅孤寡老人在家可以得到应有的照顾,现代生活中工作累了的子女也不用在工作和老人之间左右为难,节省了传统养老模式的人力物力。
如何准确完整地采集老年人的身体数据?“健康检查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便携式、手提箱式的“移动健康站”,可自动上传心率、呼吸频率等17项人体指标。在此基础上,系统为服务范围内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实时跟踪健康状况,发现细微的健康变化,为老年人提供应急预处理,更大限度地降低老年人的风险。也就是说,只要你把“手提箱”里的仪器拿来,在配置好的平板电脑上点击几下,就能得到你当初去医院要做的事情。
自2015年以来,博通和他的团队在一年内建立了这两个系统,并致力于不断优化和完善。经过不懈的努力,这两个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许多现实场景中。截至目前,幸福生活公司承担了海淀区“黎明模式”慢病管理、海淀区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北京市养老服务管家的便携式体检;还在共和园、金泰轩、寿侯渐康等多家养老院进行了辐射之家的探索。其中,“海淀区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已完成海淀行政区划全覆盖,目前已有5000多名老年人享受此项服务。此外,幸福生活公司还寻求与青海、宁夏等落后地区的卫生部门合作,构建养老体系,帮助这些地区的老年人改善养老环境。
可以说,当养老遇到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展现了养老产业的新图景,也让传统“中国式养老”的转型更有可能。
2.中国几亿老人谁来养?
“2050年后,中国人口将呈现倒金字塔结构,亿万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5px;">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4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3%。世界卫生组织也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随着老龄化人口比例的增多,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会增加,对医疗资源的依赖和消耗也会随之增加。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这些老人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赡养和科学的管理,势必会出现很大的社会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明显的未富先老现象。西方国家的老龄化程度虽然高于中国,但是它们的富裕程度也远远高于中国。与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的秘鲁和南非,老龄化比重仅为6.7%和6.1%,分别比中国低3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均未达到7%的国际人口老龄化社会荣枯线,这足以表明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严峻性。
如何迎接一个越来越老龄化的中国,是好几代人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重大命题。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史博通有自己的考量。
“中国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养老模式。”在美国工作期间,史博通所供职的公司就是提供机构养老服务的。在他看来,欧美发达国家大多依靠养老机构来养老,但他们的养老院,按照中国的标准来看,大都是高端养老院。而中国本土市场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如何满足低端需求上。
与此同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养老的基本盘是“9064模式”(90%是居家养老,6%是社区机构养老,4%是机构养老)。受中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老人宁愿在家里养老而不愿意去养老机构,但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孝道”和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如今中国主流家庭结构已转变为只有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年轻一代的养老负担将变得非常繁重。
因此在中国,养老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家庭养老服务和机制的创新,让每个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医疗及养护服务。未来的几亿中国老人不光要靠年轻一代赡养,更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来保驾护航。只有这样,“老有所养,老有尊严”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智慧养老”改变产业未来
毫无疑问,依照现在的人口增长模式,中国的养老产业会成为这未来几十年发展中更具潜力的产业之一。但现阶段产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意味着有机遇,有风险,更有乱象。
史博通认为,当前的养老行业“伪科学”盛行,很多人在给老人推销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导致整个行业的生态变得污浊。
据中国市场*管报的报道,2019年初,江苏省昆山市市场*管局综合执法大队、高新区分局联合查处了一个以养生为名,无证经营治疗仪等产品的商家。该商家打着“养生理疗”的幌子诱导消费者购买理疗产品,价格格外高。在此之前,昆山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接到不少老年消费者及家属的投诉,称在该商家购买了高达数万元的产品,包括养生桶、激光治疗仪、足养桶、健旅鞋等。老人买回家使用后,发现并没有达到宣传中所声称的效果,反而埋下了健康隐患。从这几年看,像这样类似的案例在全国有集中爆发、愈演愈烈的趋势。
行业乱象迭出, *** 部门*管与规范环节必然出了纰漏。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子女多陪伴不现实的情况下,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丰富且优质的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与此同时,养老产业“小而散”也是一大问题。在股票交易市场中,许多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板块:例如房产、医yao、银行等,对比起这些行业,养老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在今天的中国,养老的头部企业集团没有出现,市场潜力也并未真正发掘出来,养老产业也没有一个真正成熟的发展模式。但这对于一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虽然整个行业情况不容乐观,但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改善行业的既有形象,为老人们提供可以信赖且能够让他们真正受益的产品。任何一个人都会老去。对养老市场的弊端、难题,谁都不该置身事外。为这个市场打好基础、夯实四梁八柱,不仅是为了今天的老人们,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在史博通和他团队看来,“智慧养老”的应运而生,为养老产业高质量企业和产品的出现开启了一扇门。当“智能养老”系统充分利用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导入,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让老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并在自己家中就能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行业的形态就会有颠覆性的变革。
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越来越多类似于幸福生活这样的企业将会出现在行业之中,成为养老行业的引领者和变革者。这些企业通过科技手段来打造“智慧养老”全方位服务体系来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对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破解并推动养老模式创新发展,继而与 *** 一道,改善中国老人的养老环境。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仍将持续深度渗透到智慧养老领域,而智慧养老技术将变得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同时,科技的进步必然会促进养老机制的优化,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企业投身其中,让昔日给人印象糟糕的“卖yao”行业转变为高质量高门槛的“高大上”行业。
从“老而不死是为贼”到“老而不死是为福”。浩浩荡荡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智慧养老”正在冲破中国传统养老困局的桎梏,改变着整个产业的未来,也改变着整个国家的未来。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