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远的淮阳师范074: 百年名校之殇
1990年代淮阳师范校门
一
淮阳师范对于周口人,不亚于黄埔军校对于中国人,尽管历史远去了,时代发展了,但如果说将黄埔军校旧址扒了,卖了,腾出地皮给开发商,中国人将作何反响?!
同样,将淮阳师范旧址扒了、卖了,腾出地皮给开发商,周口人将作何反响?!
不过,前者是个假设,后者是个事实。2009年,淮阳师范和淮阳县 *** (淮阳教体局)签约,通过资源置换方式,淮阳师范搬出老校址,校名被取消,学校迁往周口东新区,校名改为周口幼儿师范学校。淮阳师范这座百年名校从此消于世,藏于史,淹没于沧桑。
周口人认了,淮师人忍了,在权力面前,中国人早已习惯于沉默和屈服。
也有淮师人不忍,闻之如丧考妣,痛哭流涕,甚至破口大骂,义愤填膺。但仅此而已!秀才之怒,屁也没用!更何况秀才不怒呢,岂不更官商相庆!
但是,苍天怒了!
这种有辱斯文、 *** 教育、毁灭历史的蠢举暴行,天理不容啊!于是,现世报立即来了。当年主政淮阳和周口的两位主官双双获刑,一个死缓,一个11年!直接卖淮师的四五位操刀者,也分别领刑!为啥啊?天知道!
世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二
教育,从来就高于政治之上,所谓有教无类,才是教育的根本,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书院发达,私人讲学盛行,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坚持以人为本,做人重于做官,读书高于庙堂的结果。
中国的教育,可圈可点的时代不多。春秋时期,孔老夫子的陈蔡之厄更像一则寓言,预示了中国教育的前途,所以民间有谚: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说明老师尤其是小学老师的清苦。
陈蔡之厄的故事就发生在淮阳。在烟波浩渺的龙湖南畔,有一处古迹叫圣人庙(又叫弦歌台)。站在弦歌台上,远水碧千顷,夕阳红半楼,诗情画意满满,但想想夫子当年在这里饿得吐酸水,一边挺着风骨操琴,一边煮着蒲菜(龙湖生长的蒲苇)疗饥,倒也令后学栖惶。
弦歌之阳,北行里许,就是淮阳师范,与弦歌台隔湖相望,薪火相传,倒也贴切。想当年,多少届淮师学子跑操古城墙,读书龙湖边,沐浴晨风朝露,远眺烟雨楼台,背诵青青子衿……,多么的书生意气,风流倜傥啊!
可惜现在,弦歌仍在,庙堂已毁,寻根的淮师人再回到古城淮阳师范旧址,他们看到的是河南省淮阳县外国语中学,旁边立着淮阳师范遗址石碑,他们就像失巢的蜂群一样,嗡嗡复嗡嗡,故楼已陌生!
淮师人有非常浓厚的家园情节,非一般的母校情结可比。真说道说道,真有道可说,我相信,那些卖淮师的贪官们,绝没有听过淮师人痛说革命家史!
淮阳师范始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建校时间比清华大学早3年,比河南大学早4年。当时陈州府知府陶福同,在试院旧址上办学,命名陈州府初级师范学堂,这就是淮师的前身。笔者查过百度,陶福同字佛仲,光绪进士,官至河南陈州府知府,精医学,工诗文,著有《佛仲医案稿》,纯粹的文人入仕,有办学情节。
辗转到了民国,淮阳师范升格为河南省立师范学校,直属省教育司,经费亦有省司拨付。
民国年代是一个短若流星又精彩纷呈的年代。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民国可以和春秋媲美,同样的个性绽放、恣肆汪洋,大师辈出,高山景仰!春秋时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一众大师诞生,简直空前绝后;同时,战神辈出,霸主如云,140多个国家,1000多场战争,诸侯们挣着抢着当大哥,豪横了整个时代!民国就是小春秋,虽然短暂,却也灿烂,大师如章太炎、梁启超、马一浮、陈寅恪、王国维、梅贻琦、钱穆、鲁迅、胡适、傅斯年……简直成井喷之状。军阀混战,烽火连绵,东征北伐,中原大战,今日换帖称兄弟,明日成仇兵戎见!38年换了8任总统,今日共和,明日洪宪(袁世凯称帝年号),老张独裁,老曹贿选,直到蒋家父子仓皇辞庙,丢了江山,去了台湾……。
民国有一个现象很奇葩,军阀们出身不是绿林就是行伍,做点焚琴煮鹤的事并不意外,但民国的军阀们越没文化越重视文化,越是读书少越是想办学,就像小学生学雷锋似的,争着兴教助学。东北王张作霖说:我宁愿少养5万陆军,也要办东北大学!晚清国库亏空,官派留日生无钱供养,张作霖听说后,自掏腰包汇去10万白银。张规定教育经费占县总经费40%,达不到标准县长撤职。东北大学成立后,张作霖每年批给这所大学的经费是大洋160万元,当时南开大学经费是40万元,北京大学是90万元,清华大学也只有120万元,可见张大帅对办学之上心。山西王阎锡山在山西推行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强制免费入学,入学率竟高达80%,这在饥饿贫穷、战乱频仍的旧中国几乎是天方夜谭,但他竟然做到了!以至于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如此感叹:山西是中国义务教育的策源地!四川军阀刘文辉说得更干脆:如果县 *** 大楼比学校好,把县长就地处决。布贩子出身的总统曹锟对教师特别尊敬,他当直隶督军时创办河北大学,给教授发工资他都亲自用红纸包好,标准比师长旅长都高,他对学生们说: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请来的,如果谁敢对教授不礼貌,我就要谁的脑袋。军阀韩复榘是个大老粗,主政山东拖欠经费是常事,但教育经费从不拖欠,不但不拖欠还逐年增加,请来何思源、梁漱溟这些大家帮助办教育,使山东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正是民国有这种教育氛围,淮阳师范才得以迅速发展。首先它升格为省司直属,教育资源配置比淮阳管着大多了。其次当时是校长聘任制,校长可以决定教师的去留,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校长不惜重金聘任名校名家名师。淮阳师范借此东风,先后招揽了一批后来成为大家的名师。例如:五四时期著名诗人、作家,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徐玉诺;武汉大学毕业、文史学家,解放后成为上海中华书局总编辑的李俊民;燕京大学毕业、文学史家、作家,解放后成为河大文学系主任的张长弓;北京大学毕业、历史学家,王国维、梁启超的高足冯永轩;30年代左联作家,和郁达夫联合主编左联杂志《大众文艺》的夏莱蒂……,
淮师人为何家园情节如此浓厚?这里已有答案,首先是历史情结,其次是文化情结,最后才是母校情结。三重情结,血浓于水,他们觉得做个淮师人很文化,很自豪!如今有人把老巢给他们点了,他们不找你拼命算你们便宜!
淮阳师范不仅教学上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而且在传播革命上,也是整个豫东地区的星星之火之源!
《淮阳师范学校志》载:民国3年(1924 年)学生苏文焕在校宣传马列主义,传播进步思想,发展韩炘、李叶旺、张秉承、王泮芹、刘崇震等青年团员,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苏文焕任组长。
《淮阳师范学校志》载:民国5年(1926年),苏文焕在淮师先后发展韩照远、马翰青、罗新武、张绍九、徐乃亮、袁沛林、王裕如、李庆福等人为 *** 党员,建立 *** 淮阳省立二师小组,苏文焕任组长。
秋, *** 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支部成立。党支部组织进步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浅说》、《唯物史观浅说》、《列宁传略》、《向导》和《中国青年》等书,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员30余人,苏文焕任支部书记。
党史研究表明,淮阳师范不仅是周口之一个有党活动的地方,也是周口之一个建立党组织的地方。在全国兴起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时候,淮阳师范为何不能成为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什么没人去设立?为什么没人去过问,去操心?倒是卖淮师有人操心了,跑得比兔子都快,一直跑进*狱里!
三
解放后,淮师的命运也是跌宕起伏,曾一度改名育红师范学校、新淮师,经历过反右派、大炼钢铁、10年浩劫、分散到农村开门办学等奇葩事儿。进入上世纪80年代,淮阳师范进入稳定繁荣时期,1990年在校生有普师班22个,另外体育、幼师、美术、工艺美术、文秘、微机等专业各3个班,全校计40个班,学生2154人,附小一所,21个班,学生2100人,自学高考小教专业辅导班4987人,加上教师员工,淮师总人数上万人。
体量如此庞大的一座百年名校,海市蜃楼般说消失就消失了,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既是当代耻辱,也是百年奇观!
有一种感情叫期盼,有一种期盼叫改变。在当今这个专科、本科很低廉,教授、专家不值钱的年代,人们是想象不到当年淮阳师范在周口农家子弟心目中的地位的。
中国是个二元社会,计划经济时代,农村以生产队为单位,队长是直接领导,赶集上店都得找队长请假。农村孩子生下来就是农民,命中注定就是修地球,像今天这样自由地进城打工,那是绝对不可能,抓住了会当流窜犯处理的。农村孩子想改变命运,出路只有一条:上学!淮阳师范是国家包分配的,进校就转户口,农村户口转城镇户口,每月供应商品粮,毕了业国家包分配,跨进铁饭碗的行列,到死都有退休金。我的天哪,这简直就是龙门,跳过龙门就成精了,就改变命运了!
所以,当年的淮阳师范,就是我们这些50后、60后、70后农家子弟心中的龙门!能上淮师就跟范进中举一样,亲戚邻居都为你高兴!
建国以来,淮师究竟输送了多少毕业生,笔者做了统计,据校志提供,从1950年到1998年,淮阳师范共招生16720人。1998年以来的未见资料,但我想不会低于前数,如今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是赚钱热门,当然招生越多越好,增加一名新生,就是一笔收入啊!
淮师的毕业生,大部分当小学老师,说淮师是小学教师的摇篮一点不错。我曾在某区主管教育,惊喜的发现,全区小学几乎每校都有淮师校友。淮师的老校长卢怀章说过:不敢说桃李满天下,反正在周口地区,一天走一个村儿,找得着管饭的淮师学生了!
淮师人从政的也不少。上世纪80年代,社会流行文凭热,不少书记、县长开车到淮师母校补文凭。这说明淮师人一部分入了官场,而且厅级处级的不少,混得也风生水起吧!
但在我的心目中,总有一幅图画:朦胧的月色,宁静的乡村,寂寞的校园,月光悄悄临近窗户,看见屋内办公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罩子灯,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师,正伏案批改作业,备课书写教案……,
歌声响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一行清泪在我的腮边流下:岁月有情留足痕,我辈曾是伏案人!
四
2010年7月,骄阳似火,吴牛喘月,汗流浃背。
在淮阳县城通往西关的道路上,蚂蚁行雨一般行进着一只疲惫不堪的队伍。他们开着卡车,拉着架车,卷着铺盖,抱着电脑,拎着书籍,担着锅碗瓢勺,叮叮当当,哐哐啷啷,像难民似的一路向西……,
农历六月正是淮阳荷花节,前来观光的游客们,不仅欣赏到龙湖美景,满池荷花,更有幸欣赏到一幕大剧:百年老校搬家——给开发商腾地方!
我改了苏轼的绝句,以颂此事:
毕竟龙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淮师搬家天如火,映日荷花别样红。
搬家途中路北龙湖里有一处小岛,相传是苏子读书台(苏辙任陈州教谕时所建)。千倾碧水,一叶扁舟,皓月当空,携子同游。两位大诗人,一对亲兄弟,成就了淮阳龙湖一段千年佳话。如果真有时光隧道,穿越到现在,看见淮师人搬家的仓皇之窘状,兄弟俩不知作何感想,作为陈州教育局长的苏辙也许叹曰:朝廷之命,贱卖斯文,下官无奈也!而大学士苏东坡也许会说:衣冠百世,俎豆千秋,在太昊伏羲和炎帝神农脚下,竟敢将一座百年名校卖掉,当代人也真敢玩、真会玩了!
淮师人搬家实出无奈!
据闻,2008年9月18日,在市 *** 统一安排和主持下,淮阳师范与淮阳县教体局(受淮阳县 *** 委托)举行资产置换协议签字仪式,市 *** 、淮阳县、淮阳师范(此时已改名周口幼儿师范学校)领导出席了签字仪式。按照协议规定,淮师将不动资产置换给淮阳县人民 *** 。资产置换款用于新校区建设,并于2010年7月31日前移交资产。
据说,淮师得到的资产置换款仅仅4000万,淮阳县教体局转手将淮师老校址卖给某老板,得款9000万!
周口幼儿师范学校新校区开工还不到半年时间,老校区移交时间已到,必须如期搬出,新东家安排的新项目等着挂牌呢!
淮师人为了践约,租赁了淮阳宇翔职专的校舍和场地,用来暂时存放学校资产和安置1000多名学生学习。该校址距淮师老校区三公里左右。搬迁时正是炎热七月,全校教职工全员参与,组成了图书报刊杂志、教学仪器设备、学习、生活、办公物品等不同的小组,负责各类资产的清点、包装、运输、装卸。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前后出动人员3000多人次,历时30多天,搬运桌凳3000多套,双人床2000多套,教学仪器设备2000余件(种),图书报刊28万余册,各种设备、物品数10万件。
老师们每天早晨6点上班,晚上干到12点。室外烈日似火,室内没有空调,大家汗如笼蒸。仪器设备装箱、图书报刊打包,扬起的灰尘和着如雨的汗水,弄得大家蓬头垢面,狼狈不堪,如同战俘一般。
其实,淮师人真成了战俘,战败了而且被俘了!
我们的百年名校啊,就像一位从时光隧道里走出来的文化老人,她没有倒在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晚清,没有倒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她7次搬迁、四处逃难,最终也没倒在日本鬼子的铁蹄下,但是,她却倒在了今天,倒在了贪官们渔猎私利的邪路上。
无语之际我只想说一句,这些卖淮师的贪官们真敢贪,真会贪!连一座百年名校都敢下手!他们毁掉的不仅是一座百年名校,不仅是周口人的精神家园,他们毁掉的是中国教育的精神财富,毁掉的是中国教育的文化命脉!毁掉的是中国教育史!对这些贪官来说,他们的品行之恶劣,行为之下流,本性之贪婪,连民国时期的三流军阀都不如!
五
痛定思痛,我们说说为何卖淮师。
199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教师[1999]1号)。
文件指出:中师学校布点过多,办学层次重心偏低,布局结构不尽合理。根据这一意见,教育部取消中等师范学校。面对全省中师改制问题,省 *** 、省教育厅认为,少数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质量高,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中师,可以改办为幼儿师范学校。
这,就是淮阳师范学校改为周口幼儿师范学校的根据和由来。
应该说,这种改法没有错,既符合省府省厅的指导思想,也符合淮阳师范的自身实际。
那么,开发商买淮师也没错。你能卖我就能买。站在商人的角度说商人,我本来就是唯利是图,我看中了那片风水宝地,我投资新项目想赚大钱!这就是我买淮师的动机,无可厚非!
开发商在淮师旧址上创办了河南省淮阳县外国语中学,2010年就堂皇之地挂牌了!据说生源丰富,财源滚滚,那片地皮已经升值到2个亿了。
我们能说什么,只能说老板真有眼光,机遇抓多好!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淮师不能卖,不该卖!人们没有从历史的、文化的、教育财富和遗产的角度看待淮师,而是仅仅把淮师当作一块地皮,一块蛋糕,甚至一块肥肉卖掉了!
我们已经习惯于用经济的、利益的眼光看问题,一切从金钱出发,再归宿到金钱上。我们已经不会从人文的、人性的、公益的、慈悲的角度想事情,做事情,我们整天匆忙,以致于不会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一个连寺院都可以承包,连医院都拿来盈利的社会,灵魂还往哪里安放呢?
中华民族是一个敬祖宗,有历史,讲传承,有温度的民族,而且周口还是道德之乡,老子故里,如果从这个角度想问题,你就知道淮师该不该卖了!
一大堆文人名人,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一大片具有文物价值的校园资产,几万学子的精神家园,说不顾就不顾了吗?有一点文化素养,有一点人文情怀,有一点善良之心的人,能动念卖淮师吗?
我们谈谈苏州的例子吧!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时百年的中小学校数量比我们多得多。人家如何对待这些百年老校呢?首先做好普查。苏州市 *** 认定他们的百年老校(认定标准是1916年之前开办的民国新校)共计186所,其中小学158所,中学25所,大专院校3所。校内有古树名木的34所,有名人建筑的57处,古树名木172株。
如此精心的普查,应该点赞吧!什么叫崇文重教?如果千年苏州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仅仅一片风景水泊,会如此氤氲迷人吗?
接下来人家做得更好。市委书记亲自指示,市 *** 印发《关于加强苏州市中小学百年老校及校园历史遗存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意见》,市教育局牵头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了百年老校传承发展系列工程,将保护传承好百年老校和发扬苏式教育文化、推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促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把苏州百年老校的历史建筑、古树名木、教学理念、教育传统、办学经验等教育文化精神,作为苏州教育无比珍贵的财富和遗产,保护好、发展好!
淮阳县教育局做得也好,他们也牵头了,牵头做了皮条客,自己还赚5000万!
在人类发展史上,教育是文明的灯塔。世界各国,都把百年名校当做自己民族的骄傲和社会文明的象征。英国牛津,855年的校史,产生过18为国王(本国6位),78位总统或首相(本国25位)57个诺贝尔奖得主。英国人自豪地说:走进牛津就是走进历史。牛津600处古迹被英国 *** 保护。剑桥,800年的校史,15位英国国王,121位诺贝尔奖得主,牛顿、达尔文、罗素、拜伦、霍金……都是剑桥校友,英国人骄傲地说:培养巨人的摇篮!
为什么,我们心中就容不下一座百年名校呢?为什么我们要像卖肉一样卖掉一座百年名校呢?为什么我们都成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变得狭隘、浮躁、浅薄、贪婪,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我们的心灵就像沙漠一样枯燥,本身就是一种极度缺水表现!
听说周口市今年也申报和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当然是好事。不过,如果连一所百年名校都留不住,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啥意义?如果一边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边毁掉一座百年历史文化名校,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清脆的打脸吗?!
我相信苍天有眼,我相信祖宗有灵,我相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相信周口人最终会留住淮阳师范这一缕文脉!
我的永远的淮阳师范啊,她会像泉眼一样涌出涓涓清流,让周口这片干涸的土地,干涸的心灵,更滋润,更清澈,更纯粹,更醇厚……!
杨小波,1952年出生,沈丘县白集镇杨楼村人,淮阳师范74届艺术专业学生,曾任周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现任周口市中华中医祖庭文化研究会会长。
创作作品:40集当代农村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颍水湾》(获2000年河南省委宣传部全国电视剧剧本征集评比一等奖);40集长篇电视连续剧剧本《唱着过》(以豫剧皇后陈素贞舞台生涯为素材,为河南省豫剧院收购);当代小说《沸腾的土地》上、中、下3卷本;论文《为什么说周口是中国的中医祖庭》(获,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论文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上一篇: 中小板上市公司名单 中小板股票代码一览表
- 下一篇: 美国十二大家族,美国四大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