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的张颐武教授或许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因为一篇短文上了热搜。
他发的文章内容如下:
接着有人就对他说的话进行批改,认为他有12处错误。
对于网上这种看法,张颐武教授说:这一百多字,就是漏了个“是”。确实不应该。当然他也表示这么认真地对待博文,也算是很认真费心了。
在我看来“鸿鹄”两字与张教授的内容在性质上还是有差别的。“鸿鹄”是在正式场合,而他仅仅只是在日常表达。正如我们在正式场合说话是有规矩和标准的,在日常相对就比较随意。
像鲁迅的文章中出现: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如果换成小学生写,语文老师是不是会把那个小学生狠狠地批评。要知道鲁迅先生这一句话是出现在公开发表的内容上。
还有“大约他的确已经死了”是不是也前后矛盾?
在我看来日常交流中最主要是文能达意就可以了,也就是张教授写的内容,大家能不能看懂他说什么,要是能看懂,说明已经达到了。
古代还有通假字,生造字等等。
是不是真的需要日常交流也要达到书面表达的水平?
有人可能会说,他是北大教授,要求就必须要高一些。那请看天下之一行书《兰亭集序》
你看这里面是不是有涂改的,添加的,还有直接涂掉。如果这样的作品放在今天拿去书法展览,会不会被放上热搜,一点认真的态度都没有?
会不会被不懂书法之人点评为这些写的是啥呢?
临摹过的人都知道很难达到这种神韵。
王羲之如果生活在现代,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热议的人物。
所以我觉得盯着名人在大是大非上的表现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细节上面是否可以宽容一些呢?
我个人对抓语法挺反感的,我认为日常生活中文能达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这么严格,也没有意思,又不是考试。这也是我认为应该宽容一些的基点。
或许有人觉得这么高级别的学府出来的教授这样的水平配不上北大这个称号,如果是从这个角度去评论,那我不参与其中讨论,这是内行人的事情,学术的高下不是外行人能点评的,也不是从一段话就可以断定的,我只是一个外行人,不参与,也没资格参与。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简称博导,是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北大校长读错了“鸿鹄”而诚恳地向全国人民道歉,得到了人民的谅解;
北大中文系博导116字的微博中存在12语病,非但拒绝道歉,反而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态,“一个字也不用改,再发一遍”“随手写的微博”“但费心弄了半天也挑不出什么硬伤”。非但不承认存在的语法错误,没有一点谦敬之意,的确让人无语?
对于这12处语病,有人赞同,有人认为是吹毛求疵,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抛开这12处具体的语病本身,有两点最基本的事实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这是以文字形态的书面表达方式,而非口语状态。
在口语状态下,不可能像木匠一样先划好墨线,再用尺子量着发言,而是即兴发挥。
因此,口语中只要表达清楚最基本的意思,人们往往持有较高的宽容度。
而在文字形态的书面表达中,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字斟句酌。
因此,人们对于这两种不同语态下持有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
相对于口语,人们自然持有比口语严格得多的标准。
其次,事件当事人是北大博导而非三年级小学生?
假如116字微博内容出自三年级小学生之手,人们非但不会非议,甚至有可能会夸赞其书面表达能力。
博士学位意味着具备了独立的学术研究能力。
而其指导老师居然连最基本的文字表达中都存在明显的语法错误?确实让人无法接受!
要看到,目前国内博士学位的设置,本身就含有太多的水分?
从掌握小学生写字这种最基本技能的书法博士;
到会吹笛子、拉二胡、会唱歌、会影视表演的笛子、二胡、声乐、影视表演博士;
中间真的存在那么大的研究空间吗?
博士学位,绝不仅仅只是掌握像如写字等这种最基本的技能?
如果会写字等就能获得诸如书法之类的书法博士,剃头、修脚的师傅们是否也应该获得剃头、修脚博士的学位?
当下的中国,随着物价指数的不断攀升,相当于人民币在不断贬值?
但贬值的仅仅只有人民币吗?
看到老人倒地没人扶——是否是道德的贬值?
亲情淡漠——是否是亲情的贬值?
学位设置中的书法、笛子、二胡、声乐、影视表演等博士学位,难道同样不是学位的一种贬值吗?
书法中的丑书横行、诗坛中的结巴诗、尿尿诗、乐坛中到处充斥的说唱音乐,影视剧中的抗日神剧……这一切的一切,都很难与社会进步划等号?
在博导的指导下,这些博士学位的真实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北大博导,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