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物正文

一去二三里是邵雍还是徐再思写的

admin 好物 2024-01-04 01:01:34 301 0

现在网络内容越来越丰富了,搜索引擎和自媒体平台也鼓励原创,不过,还是有不少采集,抄袭及洗稿大师行走江湖,让原创作者防不胜防。洗稿后的文章确实真假难辨,有些质量甚至还高于原文,如果不从时间戳上区别,我们也是一头雾水。

一去两三里

小时的旧课本和少儿读物上,我们读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一首短诗,非常押韵,自然纯朴,读来朗朗上口,短短二十字就描写出行途中的绚丽风光,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扑面而来,充满了乡趣。

这首诗也很受大家喜欢,全诗像画卷一样展开,视野延展开阔,意境非常优美。这首诗的作者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出自邵雍所作《山村咏怀》,还有说法是出自徐再思所作《无题》。

“一去二三里”这首有趣的数字诗,包含一到十共十个数字。这首诗之所以跟邵雍沾上边,可能跟《梅花易数》一书有些关联。《梅花易数》是一本用数字来算卦占卜用的书,托名为邵雍所作。这首“一去二三里”诗歌也是一首数字诗,就有点沾亲带故了。

熟悉邵雍的人知道,邵雍是宋代大儒学之一,不但在哲学家、历史和天文学上有建树,邵雍还喜欢写诗,他一生写作了三千多首诗,后人收集整正成《击壤集》。相对于唐诗三百首的朗朗上口,邵雍的诗并不被很多人知晓。邵雍诗中文风偏古涩,行文刻露和并偏向议论。不少读者说,邵雍的诗并非文学精品,但邵雍的诗却是唐诗以来的一股奇流,相对于唐诗常见的抒情言志,邵雍的诗对谈历史,讲事理独有情钟。邵雍对自已所创作的诗也不添加赏贬,他说:“所作不限声律,不沿爱恶,不立必固,不希名誉,如鉴之应形,如钟之应声。”邵雍讲他的诗只是吟诵性情而已,不附庸风雅,这就是邵雍的诗歌风格。

这首“一去二三里”确实是一首好诗,但与邵雍诗的特点相去较远,应该不是邵雍的作品,是一首“伪原创”诗。这首诗非常通俗,纯真浪漫,却不是邵雍诗的风格。邵雍诗集中也没有这一首诗,相关资料中更没有提及这首诗,这首诗应该是托名邵雍所作。

还有种说法,这首“一去二三里”出自元朝徐再思所作《无题》。徐再思擅长于乐府曲调,他的散曲中常有俗谣俚曲和白描手法,如《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就很俚实随和。

《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

徐再思(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

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

江南二老忧,

都到心头。

这首“一去二三里”

这首“一去二三里”很像一首童谣启蒙诗,跟徐再思曲调和小令的俗谣俚曲有些神似,也就有徐再思所作的说法了。

唐诗、宋词和元曲各有特点,徐再思是元代的散曲家,他的作品基本是曲子,几乎没有这种工整的五言诗。徐再思现存散曲小令100余首中也没有这一首诗。徐再思与贯云石齐名二人散曲合编的《酸甜乐府》也只收有他的小令103首。所以,这首“一去二三里”也未必是徐再思的作品。

尽管这首“一去二三里”可能不是邵雍或徐再思的作品,或许是一首佚名诗或民间童谣诗,但它仍然不失为一首好诗。

跟一些有趣的藏头诗一样,历史上不少诗人也写过这种有趣的数字诗。清朝著名诗人郑板桥就有一首著名数字诗《咏雪》:

《咏雪》

郑板桥(清)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总不见。

郑板板这首《咏雪》中也用到一到十的十数,最后一句“飞入梅花总不见”很俚俗却诗意丰满,不失为一首数字诗佳作。

这种数字诗是诗人吟诗作词中一种雅俗共赏的趣向,不受缚于律诗中的平仄对仗,显得欢快活泼,更加接地气,也为诗歌平添了一份自然奇趣。

“一去二三里”这首诗非常轻快通俗,充满了乡村乐趣。不管邵雍所作,还是徐再思所作,可以肯定的是深受老幼喜爱。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1puu.com/post/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