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物正文

妇科病才能做妇科检查吗?常见妇科检查项目介绍

admin 好物 2024-06-02 07:15:58 287 0

当女*真不容易,不仅仅要面临着每个月一次的大姨妈,孕育孩子的责任,还要承担各种妇科疾病的威胁,在*活当中,大家想必都听说过妇科检查,那么妇科病才能做妇科检查吗?其实不是的,妇科检查也是对于女性*育能力的一些检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常见妇科检查项目介绍。

它是一个很正常的体检

而且也没有想象中可怕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女性*理结构

这条线所途经的范围

就是妇科检查的主要线路

妇科检查的*一般采取膀胱截石位

也就是检查者仰卧在妇科检查床

两腿分别放在检查床的两侧

这个动作能全面观察外阴情况

也方便做*和腹部的检查

常见妇科检查项目介绍:

不具有完全代表性,酌情代入

相比其它检查

外*检查只能算入门级别

外阴发育状况、*多少及分布情况

都能够检查得到

此外,有些女性*可能存在先天畸形(处女膜闭锁、先天无*等)还可能患有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如外阴白斑、白癜风等)

*检查是不少女*的噩梦

毕竟看到这个工具

就能吓得两腿直哆嗦了

(医*会用一个酷似鸭嘴巴的【*窥器】撑开女性*)

通过转动

可以无死角观察*壁粘膜的情况

像什么溃疡、糜烂、息肉等

都能查出个一二

主要在【*窥器】的基础上

用专用的宫颈刷

刷取宫颈表面和宫颈管内的脱落细胞

进行制片、染色和观察

白带常规检查

相信大多数女*都不陌*

如果已经有过性*活

医*会在窥阴器撑开*的基础上

用棉签取*内的分泌物进行检查

如果还没有

只会取*口的分泌物

滴虫性*炎

细菌性*炎

真菌性*炎

*清洁度

都是靠它检测出来的

当检查来到*和卵巢的时候

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因为位置太过隐秘

如果只靠肉眼检查

所以此时

医*一般会直接上手

“摸”

比较常见的就是双合诊及三合诊

通过两只手的相互协调配合

可以判断*的位置

也可以摸出*肌瘤或卵巢肿瘤

通过三合诊

可以了解后位*的大小

发现*后壁、宫骶韧带

以及判断直肠内有无病变

对于未婚、*闭锁的人来说

一般采用直肠-腹部联合的方法进行检查

也就是从菊花下手

对于看不到摸不出的潜在妇科病

就需要用到B超了

在检查前半小时至1小时大量饮水

医*会将B超探头放在下腹部进行检查

能观察到*和卵巢有没有病变

因为接近*和卵巢

所以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检查结果也比较准确

妇科检查涉及到的抽血主要有两部分

一是肿瘤指标

为了协助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毕竟早期的卵巢癌

B超也很难查出来

二是性激素

性激素可以评估卵巢功能

判断内分泌疾病

1. 提早告知医*,是否有过性*活

某些项目可能会破坏处女膜的完整性

2. 月经结束后的3-7天是更佳检查时期

如果你在经期是不能进行妇科检查的

3. 检查前的72小时内也不能有性*活

为了身体着想就请情侣们先忍一忍吧

4. 24小时内*内也不要塞yao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至于怀了baby可不可以做妇科检查

答案是可以

怀孕中的女性

尤其是在孕早期

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异常的情况

(如念珠菌性*炎、*出血、腹痛等)

如果不尽快找出原因

反而会使病情发展

最后造成感染

甚至流产等结局

如果你未成年,且没有性*活

不必要年年体检

如果出现了腹部膨隆

(体重无明显增长时)

*出血、月经量明显增多等情况

需及时就医

如果你已成年、但没有性*活

可考虑在大学期间、入职前各体检一次

若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则在工作以后再每年体检

因为没有性*活的女性

仅仅是做一个腹部B超即可

如果你有性*活

常规的妇科查体项目都可以查

推荐的频率是一年一次

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

就应该随时就诊

绝大部分国家建议女性在21岁之后

就要开始进行宫颈的相关检查

最后再啰嗦一次

妇科检查非常有必要!

疾病就是在我们放松警惕时才找上门

好了,以上就是妇科病才能做妇科检查吗?常见妇科检查项目介绍相关的全部科普内容了,相信大家对于妇科检查有了一定的了解,妇科检查不等于妇科疾病,它是我们正常体检的一个项目而已,祝大家都能健康*活,远离妇科疾病。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1puu.com/post/5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