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底蕴。作为湘中明珠的娄底,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沉淀下了丰厚的文化基础。新化、冷水江、涟源等区域,古为梅山腹地,山高林深,“旧不与中国通”。
先辈们在漫长的生活生产中,劳动、婚配、历经生死,他们祭拜祖先,探索自然,敬畏天地。慢慢地,社会进步,文以化人的礼乐气息逐渐浓厚,他们通过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态度,诞生了涟源珠梅抬故事、新化山歌、梅山傩戏、梅山武术等一系列刻入了当地文化基因的非遗项目,这些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同样也是先辈们对内心生发的情感进行的酣畅表达。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些凝聚着万千匠心才智,带着岁月痕迹的技艺,如今已成为旅人们一窥当地文化脉络的不二法门。目前娄底市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4个,省级7个,市级更是多达30个,这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真实地去贴近它,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其中难以传言的意义与情感,读懂其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根源。
千年之“舞”:梅山傩戏
一棵古树下,一场傩戏正在上演。当他们拿着打火镰,用铁片敲击着鹅卵石击出火星来点燃钱纸时,那种始终保存着的最最原始生态的东西就这么抵达眼前。
“牛上树,马生角,麻雀子生蛋半斤个……”娄底方言虽然难懂,但唱词反而有官话味道。“那请问你从哪里来?”“我从那天上来。”之后就开始各种对答,有机智,有耍宝,趣味盎然。
这就是梅山傩戏,一种流行于古梅山地区的原始戏剧形式,因演员戴傩面具表演而得名,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人说:“谁家有人生了怪病,唱一场傩戏,病有时候就好了,其中的道理,没人说得清。”几千年来,群众得了病,不请医生诊治,而习惯请“巫师”唱傩戏。
傩戏在民间传奇颇多,请神治病,开运亨通,开天眼及上刀山、下火海皆由此而来。多年来,笼罩在傩戏之上的神秘色彩一直不曾散去,信者谓其神,疑者谓其假,形式庄重过程诙谐,也是这项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王爷山的打:梅山武术
“关云长的大刀,赵子龙的马,长沙的把戏,王爷山的打。”古谚里的王爷山,便是梅山武术的发源地。这是中国武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脉。
在中国武术流派中,梅山武术以古老神秘而著称。说其古老,其历史可上溯至远古氏族部落时期,且很好地保留了古传武术功法与技击精髓。
起初,梅山人习武是为了防身自卫。自汉代至北宋以来,朝廷对“长沙蛮”或“梅山蛮”的“征伐”正史有记的就多达数十起。为了生存和繁衍,在征伐与反抗的循环中,练武成了每一个梅山人的生存手段。到了20世纪末期,梅山武术由格杀型转到了娱乐型。梅山武术的保护传承推动了全面健身和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新化县被国家体委授予新化县“全国武术之乡”称号。近年来,当地开展了梅山武术进校园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梅山武术的普及保护传承。
2008年,梅山武术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戏传千年:珠梅抬故事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故事都只能写、只能讲、只能听,但在娄底涟源市北龙塘镇,有一个叫珠梅的地方,这里的故事却能抬,而且抬出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
珠梅地属古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长期以来在“耕作文化”和“梅山文化”的浸染下,这里形成了奇特的民俗文化——“珠梅抬故事”。这项传统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抬菩萨”习俗,是村民祈求国泰民安、地方清泰的斋醮仪式的一部分,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抬故事”,其内容根据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戏剧故事、英雄故事,从中撷取更具吸引力的情节展现。
初次见识到抬故事的人,一定觉得非常荒诞却有意思。抬故事会挑选村里10岁左右的俏男俊女,浓妆艳抹,装扮成“故事”中的人物,置于特制的抬架上,再将1岁左右的稚童化妆成“太子”,相向固定在高桩上并撑起花伞,轿夫武士在下,三层人物组成一台“故事”。
抬故事不止白天有,晚上也有好戏上演。最近几年,抬故事恢复了从清代传承下来的“夜故事”,高桩上的小孩换成了一柱七星灯,白天抬故事是为了平安清泰,晚上抬故事是为了健康长寿,而让小孩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则是为了后代的快乐成长。
大山深处的天籁:新化山歌
“山歌无假戏无真,秦始皇兴起到如今。”
新化山歌据说起源于先秦,盛行于唐宋,流经明清,传承到今日,依旧具有茂盛的生命力。瑶族、苗族等民族,在漫长的时光里,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劳作中,孕育了新化山歌这枝绚丽夺目的艺术奇葩。
2008年,新化山歌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新化山歌朗朗上口。在大熊山的山谷里,在紫鹊界的梯田间,它们始终长短有致,方言俚语衬词遍布歌中,说唱风味非常浓,唱者开心,闻者亦然。
作为汉、瑶、苗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新化山歌更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结晶。它全面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是研究和了解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重要史料。
百年湘军宴:水府席
水府席是娄底大部分地区流传的一种民间宴席习俗,因祭祀水府庙水神演变发展而来,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据说水府席起初是为了祭祀大禹和龙王,祈祷风调雨顺,船运平安。后来人们将祭祀供奉水神的菜肴与祭祀程序加以改进和完善,形成比较固定的菜谱、顺序、礼仪,在红白喜事中普遍推广。
真正让水府席名声大噪的原因,是清末娄底名将曾国藩将其用作湘军军宴。湘军散后,该地的湘军将士将其带回家乡,使水府席习俗传播区域大大拓宽。事实上,水府席习俗除了菜式丰富且美味可口之外, 还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其菜肴名称和礼仪习俗处处表现爱国爱家、敬老尊贤、团结和谐和勤劳节俭等中华传统文化。
如今全国上下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水府席习俗又焕发新生。2014年,水府席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娄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让非遗活起来:海文非遗馆
黄海文和她的海文非遗馆正在做一件事:寻找一个又一个散落在民间的非遗传承人,记录他们精湛的技艺,写下他们背后的故事。
位于娄底市通程商业广场四楼的海文非遗馆是娄底市民间首个非遗集中展示点,旨在运用市场和产业手段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和喜欢。黄海文告诉TOP君,如今的作品展览区已成功举办了多场专题或主题展览,反响热烈。
TOP君参观非遗馆时,双峰民间剪纸艺人李希特的剪纸作品正在海文非遗馆展出。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图、入木三分的人物肖像,一幅幅作品或细腻繁复,或豪放不羁,或率真质朴,亦真亦幻,且充满质感,看似只用了三两刀的功夫,却剪出了一个新世界。
“铁火”绘丹青:烙画
以笔作画,稀松平常,然以烙铁作画,则鲜而有之。
谢禹尧是土生土长的娄底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他自创风格、自成体系的宣纸烙画艺术被列入了娄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一种只流传于民间的古老工艺,顾名思义,就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
烙画在国内各地有不同流派,但在超薄的宣纸上烙画,是谢禹尧的独门技艺。烙铁的温度高,在宣纸上作画,一不留神就烧黑了,因此烙画不宜修改,特别讲究一次性成功,因此难度较大。
在谢禹尧的工作室,记者见识到了烙画的神奇。只见谢禹尧拿起烧热的烙铁,在宣纸上流畅挥洒,不一会儿,几条灵动的小鱼跃然纸上,高温在宣纸上烫出的纹理恰到好处地化作鱼鳞和鱼鳍,让人拍手称绝。
当然,画鱼还只是“小儿科”,他烙制的齐白 *** 像画栩栩如生,被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收藏。其临摹北宋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人物数百,鸡犬牛马,无微不至,令人叹为观止!
文/编辑 | leon
图 | 娄底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