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故事,混沌的历史
从北欧杀下来的维京海盗是好莱坞影视作品之中经久不衰的题材,内中的主角多半是充满英雄气概的刚阳男子汉,手举利刀奋勇拼杀,刀剑的撞击声中浸透着血腥,一个接一个的血淋淋镜头 *** 着观众的视觉。
好莱坞电影中维京勇士的形象
欧洲历史上的确有一段近三百年的维京时期,通常划在八世纪末到十一世纪中,正好是中世纪早期与中期的交界。以历史记载来说,这一段留下来的文字本来就少,是欧洲历史上最为混沌的时代。而北欧海盗又属于史前部落,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为数不多的西方历史文献中写下的只有受害者对他们的控诉,奸掳烧杀,无恶不作,却没有他们自己的文化风俗,生平事迹,甚至难得有一个叫得出姓名的人物。要到二十世纪,现代考古才找到他们的坟墓、居所与战船等等。有文物,却还是没有叙述。当然,历史叙述的空白难不倒作家编剧,留下的是更为广阔的想像与创作空间。
北欧的特别位置
西方通史一般要从中东讲起,农业、文字与国家更先出现于两河地区与古埃及,其后渐渐向西、向北扩散,经过希腊、意大利传到欧洲大陆,最后才到达最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涵盖现代的丹麦、挪威、瑞典与芬兰。北欧在西方历史上没有吃重的角色,只有两段时期影响较大:一段在近代,进入十七世纪的瑞典兵强马壮,在中欧卷入三十年战争,在东欧与俄罗斯争霸,最后败在俄罗斯手下。另一段就是维京时期,北欧海盗的足迹不但遍及欧洲沿海,还向东走去中亚,向西走到北美加拿大的纽芬兰[1]。
斯堪的纳维亚已经接近北极,却受益于洋流,比相同纬度之下的西伯利亚或加拿大北部来得暖和。那里的大森林在远古就有人类出没,到公元八世纪有农业与牧业,却还没有文字。造成北欧海盗四处流窜的原因难以考证:或许是前辈外出贸易探得路径,后辈不满足于买卖,开始动手打劫;或许是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增长超过生态负荷,部分人只得外出探险;或许是部落之间的火并已经造就称霸于当地的头领,不愿接受管束的部落另找出路。不管是哪一条原因,外出谋生者并不是当时北欧社会的主体,而是铤而走险的边缘人。
那时也正好赶上全球气候回暖,为他们驾船外出提供了条件。北欧大森林中不愁没木材,但是就造船技术来说,他们并不先进。考古出土的船只船体不大,只能装载十几个人,配有帆也配有桨,但是吃水浅,看起来相当单薄。接近北极的位置还有一点特殊,出发时东西偏向稍有不同,南下的进程就会走到很不一样的区域。从北欧走去黑海(东罗马周边)、里海(伊朗,中亚),地中海,甚至北美洲,距离相差不是很大。
北欧海盗外出探险的区域
东进的罗斯人
往东走的多半自瑞典出发,首先进入现代俄罗斯境内。沿着顿河向南进入黑海,可以前往君士坦丁堡,那里有失去叙利亚与埃及之后残存的东罗马。再往东边靠,沿着伏尔加河向南进入里海,可以前往两河地区,那里的*在八世纪经历过一场改朝换代,由阿拔斯王朝胜出,新建首都巴格达,哈里发帝国达到鼎盛。
北欧勇士组织松散,装备原始,难以憾动*或是东罗马的防守。但他们却不是空手而来,而是带着北方的土产,其中有两样特别畅销。其一是从北欧森林里猎获的动物身上剥下来的皮草,在取暖设备不发达的时代是王公贵族用来御寒的奢侈品。其二是从沿河斯拉夫部落之中抓到的少女少男,带下去当奴隶贩卖,少女给 *** 王公做妾,少男被 *** 后成为太*。
在东方北欧商人被称为罗斯,而不是维京,指的可能是他们从瑞典出发南下时起点处的地名。地处欧亚大陆中间地段的阿拔斯帝国,与周边许多地方贸易,时常遣使各地,而使节们又带回对各地风俗民情的描述。因此,关于维京时期的北欧外出者,中东留存下来的文字记载最多,而且由于双方以贸易关系为主,*记录者的态度也较为超然[2]。现代西方考古得到的维京文物,解读起来时常参考的是中东的相关记载。
北欧部落的奇特风俗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一位名为Fadlan的使节,曾亲自到访罗斯驻地,留下一份相当有趣的叙述。关于罗斯人,他写道:
我从来没有见过身形如此完美的人,身高尤如椰枣树,金头发,红皮肤。
男子随身总是带着斧、剑、刀各一把,从指尖到脖子刺满纹身。
女子在两个 *** 前各挂一个铁、铜、银或金制的盒子,丈夫越富有,盒子越值钱。
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上帝创造的物种之中最为肮脏的:随处大小便;交配或进食之后都不清洗;好不容易洗一次手,却是一盆脏水大家一起用。
最为戏剧化的描述是他亲眼目睹罗斯部落为一位大酋长举行葬礼的细节[3]。为此,罗斯人专门建造一艘木船,放在河边的柴火堆上,准备将酋长遗体火化。一起烧火的,除了食物,水果,烈酒,以及鸡、狗、猪、马的全尸之外,还要选上一名年轻的女奴作为陪葬。
女奴一但被选定,身份就变成即将与酋长同赴另一个世界的妻子。葬礼之前的几天,她享受专人照顾,好吃好招待,还要一一造访部落的帐篷,与其中的男主人交配。每次完事后,那男人会对她说:告诉你的主子,出于对他的爱戴,我把这事做了。显然,陪葬女奴的身体被当作与离世酋长通灵的渠道。
葬礼那天在族人的围观之下,喝醉的女奴带着惊恐与迟疑,被强行拖入船舱。六位身强力壮的男子,协助一位巫婆将女奴勒死,拖到酋长遗体旁边,而后一把大火,将船只、遗体及所有陪葬品烧光。Fadlan站立旁观时,还有一位罗斯勇士走上来说:你们 *** 人是傻瓜,将亲人埋入土中,把遗体拿去喂蛆。我们这样一把火,马上就能让逝者进入天堂。
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之中展出波兰画家Heinrich Semiradzki (1845-1902)根据Fadlan的描述创作的罗斯人葬礼的图景。左上角歪坐在船舱内的是已逝的酋长,陪葬的女奴坐在船边,身前是两位照顾安慰她的女友,身后是准备向她动刀的女巫。柴火堆上还有动物的尸体,周边则是哀悼围观的人群。
罗斯部落信的是原始宗教,随处插上木刻神像,就可以献祭品,做礼拜,祈求神灵保佑,送来更多与他们买卖的商人。从北欧下中亚,他们要经历艰苦的行程,伏尔加河与顿河水深流急,河道不通的地方得走陆地,沿途设立的据点时常遭受斯拉夫部落的袭击。如此不辞辛劳,是因为他们极欲获取中东的银币。中世纪不单在北欧,在整个欧洲都缺金银。只是他们带回去的银币却并没有真正在北欧经济之中流通,而是储藏起来,以至现代考古在瑞典挖到不少银币。
与他们接触的*自然也会向他们传教,劝他们信 *** 。说来,*本来就是商人创立的宗教,先知*本人都在 *** 沙漠之中跑过骆驼商队。皈依*的罗斯人不是没有,却总是难以坚持,旧习难改。依Fadlan的观察,罗斯人总是无法放弃对猪肉的喜好。
更先到达美洲的的探险者
向西航行者多半自挪威出发,得有一股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北大西洋之中人烟渺茫,根本没有贸易的机会,只有几个荒岛。西进者首先遭遇的是冰岛,而后是面积更大的格陵兰,再转向往南走不远处就到达北美,现代加拿大的纽芬兰。说来,北欧离北美其实并没有很远,落脚点之间最多也就一千公里上下,凭着简陋的船只与技术,他们比哥伦布早500年就到达美洲。只是到达之后,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是新大陆,当然也不曾向世人宣布什么新发现。纽芬兰的条件相当艰苦,他们只停留十几年时间,就放弃了当地的定居点,要等到现代的考古挖掘才又重新发现他们这一段旅程。
加拿大纽芬兰北部,在考古挖掘发现的定居点上,重建的维京居屋。
冰岛则成为他们永久的定居点,当地的现代居民可以算是北欧探险者的正宗后代。十三世纪传教士也跟着到达冰岛,将部落口头流传的故事整理成文,成为后世研究者必读的文化资料。故事的主题有些俗套:英勇的大酋长战无不胜,受到所有人的敬畏,讨得神灵的欢心至关重要;敢打敢杀者值得敬佩,酒席欢宴中吃得痛快,酋长赏赐的食物、烈酒、刀剑、银两无穷无尽,等等。这些民间传说不如*的记录那么有历史价值,却多少反映出他们的先辈外出探险时的心态[4]。
南下欧洲作恶多端
南行前往欧洲的多半是海盗,足迹遍布德意志、法兰西及英伦三岛的沿岸地区。各地对他们的称呼也不大一样:在德意志,他们是Ashman,因为他们的小船取的是白蜡树(Ash)木材;在法兰西,他们被称为Norman,汉译诺尔曼人,意指北方人;在英格兰,他们其实也被称为北方人(Norsemen)。
论财富,中世纪的欧洲不能与东罗马或*帝国相比,但是相对北欧还是要富裕一些。欧陆上的法兰克帝国组织并不严密,查理曼死后诸侯打成一团,让海盗有机可乘。英伦三岛政治上更为落后,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部落酋长国。即便如此,北欧海盗也还是没有攻城破池的能力。只是他们的船小、吃水浅,划桨驱动在内河航行自如,沿着水路有很大的机动优势,防不胜防。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手段极为残忍。因此那一时期留下的祈祷书上,最常出现的呼唤是:北方下来野蛮人,摧毁我们的家园。上帝啊,救救我们!
最容易成为他们下手对象的是修道院。欧洲各地的修道院,靠王公贵族的捐献,长年累月积下不少财富。虽然诸侯之间征战不断,信上帝的骑士却对修道院都敬着三分,毕竟修士修女是献身教会的出家人,院内还收有各种圣髑,侵犯修道院等同于冒犯上帝。可是北欧海盗是不信上帝的*,也就不信这个邪,不设防的修道院正好成为他们唾手可得的猎物,抢走财宝,杀害修士, *** 修女,毁坏祭坛。
位于英格兰东北一个小岛上的林迪斯法恩修道院,在793年遭遇北欧海盗的洗劫与破坏,遗址保留至今。这是欧洲之一次出现北欧海盗袭击的记载。
相应的记录出自深受其害的教士笔下,读来让人毛骨悚然[5]。比如说,苏格兰一家女修道院的主持,得知海盗即将来袭,走投无路之际毅然割掉自己的鼻子与上唇,她手下的修女也集体效仿。海盗冲入修盗院内,看着一个个面孔血淋淋的修女,索性一把大火将修道院与众修女一同烧为灰烬,成全她们保持贞洁为上帝献身的心愿。
彼时贫穷的欧洲,没有多少贸易可做。以抢掠为主的北欧海盗,却还是可以找到买卖。例如在一位贵族家收藏的圣经扉页上,留下的题字写到:出于对上帝的敬仰,为着我们的灵魂得救,我们用真金将被抢走的圣经赎回,以免其落入*手中。那时的书本昂贵,一般人家买不起,只有教堂或贵族家中收有。不识字的北欧海盗对抢来的书本毫无兴趣,却能够意识到圣经的价值,从信徒手中赚一把。
与海盗沾边的英国王室
前往各地的北欧探险者,最后的结局各不相同。
在最东头,阿拔斯王朝出现内乱,其所控制的中亚银矿渐渐枯竭。换不到白银的罗斯人,也就此放弃在伏尔加河沿岸的定居点,从历史长河之中消失。在顿河流域的罗斯人,则与沿河的斯拉夫部落融合,成为当地的贵族,渐渐被同化。东罗马教会也派出传教士,向他们传福音,帮他们设计字母文字。公元882年,他们在乌克兰境内立国,取名为基辅罗斯,其后接纳东正教为国教,一直沿续到十三世纪,受远征的蒙古骑兵冲击,才四分五裂。之后,其残部在更北边的莫斯科周边集结,成为另一个国家,取名为俄罗斯。
在最西头,北欧探险者未能在纽芬兰站稳脚跟,只是在格凌兰与冰岛建立殖民地。格陵兰早已有北美土著因纽特人出没(又称爱斯基摩人),与北欧殖民者不免发生冲突[6]。二者之间技术水准相若,北欧人占不到便宜。到十五世纪全球气候转冷,因纽特人幸存下来,北欧人全面退出格凌兰,撤至冰岛。
在南边,欧洲人也找到对付海盗的办法。在内河地区沿着主要河道建桥,控制船运通道,阻止盗匪四处流窜。在沿海地区则是招安纳降,鼓励入侵者定居。二战期间盟军的登陆地点,法兰西沿海的诺曼底,就是诺尔曼人受封之地。他们与当地人混杂在一起,渐渐变成讲法语的贵族。安顿下来之后,诺尔曼人还有外出征战的冲动,走得最远的一支进入地中海,时而当海盗,时而当雇佣兵,成为影响东罗马、北非与意大利的一股政治势力。
英伦三岛的海岸线更长,南下定居的北欧人也更多。现代的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其实是北欧海盗创立的城市,苏格兰周边有不少岛屿也被他们占领。海盗在英格兰的出现则是 *** 众多的小王国之间发生火并,海盗也卷入其中,到十一世纪,丹麦国王与诺尔曼人也插上一手。最后的结局是诺曼底的威廉大公于1066年率众渡海入侵英格兰,将其统一并成为国王。这一年,也时常被后人当作维京时代的结束点。现代的英国王室若是追根溯源,得算是海盗的后代。
海盗变英雄
北欧海盗走得很远,结局却多半是定居与被同化,自身没有留下多少文化影响,杀人放火也不是一个讨好的历史形象。但是进入现代却因为两条原因,使北欧海盗变身成为西方大众文化之中血气方刚的英雄,男子汉的象征[7]。其一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影响下,人们崇尚自然纯朴,自由独立,无拘无束,跟着感觉走,没有被文明侵蚀的高贵野人,北欧海盗也因为其野蛮而变得高贵。其二则是种族主义的流行,在美国、英国与德国都有人认为自己的先祖来自欧洲北部,金发碧眼,天生崇尚自由,勇猛嗜血的海盗是他们的先祖,传给他们高贵的基因与血液。
一群装扮成维京人的丹麦大叔,在狂欢节上表演海盗入侵时的情形
作为高贵的蛮族,北欧海盗的称呼不大合适,因而被维京(Viking)一词所取代。它之一次出现在牛津英语词典之中是1807年,其来源到底是是特指某个地名还是泛指出海者,却没人说得清楚。到十九世纪中期,相应出现一系列关于维京的传奇,从装束、佩剑到带着两个角的头盔,都是来自文人的编造。而冰岛的民间传奇,也变成英国中学生必读的课文,考试的材料。这其中再加上发血誓,报血仇,兄弟之间血染的情谊,配上足够的暴力与血腥,产生了不少动听的故事。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Paul. HIST210: The Early Middle Ages, 284-1000. Open Yale Courses http://oyc.yale.edu/history/hist-210/lecture-22
[2] Gabriel, Judith. Among the Norse Tribes. Saudi Aramco World Nov./Dec. (1999) pp.36-42 http://archive.aramcoworld.com/issue/199906/among.the.norse.tribes-the.remarkable.account.of.ibn.fadlan.htm
[3] Montgomery, James E. "Ibn Fadlan and the Rusiyyah". Journal of Arabic and Islamic Studies 3 (2000) pp. 1-25 http://collectiondevelopment.library.cornell.edu/mideast/montgo1.pdf
[4] Christiansen, Eric. "Valhalla in Bloom *** ury".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Sep. 25 (2014) p.55
[5] Bennett, Judith M. and Hollister, C. Warren. Medieval Europe A short History 10th ed. McGraw-Hill: Boston, 2006, pp.124-128
[6] Shoalts, Adam. Reverse Coloniali *** - How the Inuit Conquered the Vikings. Canadian Geographic March 8, 2011. https://www.canadiangeographic.ca/article/reverse-coloniali *** -how-inuit-conquered-vikings
[7] Richards, Jeffrey. "Return of the Vikings." History Today 63 (2013) pp.55-56.
- 上一篇: 张欣:什么是真实的世界
- 下一篇: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努力过就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