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还有动森没?
亲亲没有了呢,但我们这边有 *** 捡树枝。
今年4月初,动森在国内购物网站遭封杀,关键词也随之消失。于是,卖家用 *** 捡树枝这个暗号代替了动森。
呃……为啥是 *** 捡树枝?
其实,在网上如果有什么非常可爱的东西,会被说成是 *** 必看,比如一部动漫画风软萌可爱,弹幕就会满屏刷 *** 番;动森轻松愉快的氛围、圆润甜美的造型就非常 *** 。也有人说,因为动森发售当天,还有一款含有暴力内容的M级射击类游戏《DOOM》同天发售,所以才用了 *** 这个词。而捡树枝则是因为动森中玩家需要通过捡树枝来制作钓竿和捕虫网。两者合并, *** 捡树枝就成了动森的秘密代号。
《动物森友会》秒变 *** 捡树枝 | 微博截图
从禁忌到流行,隐语越来越社会
像 *** 捡树枝这种仿佛现代黑话一般的存在非常常见,还有个听起来不乏神秘感的名字——隐语。
隐语,又称秘密语、反语言、齆(wèng)辞、黑话、点春、切口等,是指由某些社会群体创造的、用于内部交际的符号体系,往往不为群体外部所知。像 *** 捡树枝这样,主要在网友间大量流传、其他人根本看不懂的表达,就可以被视为网络隐语。
虽然有一些研究认为网络用语不算是真正的隐语,说它混杂着多国语言、符号、表情包等,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在使用群体的局限性、流行度、规范度等方面上也与真正的隐语有差异,但从人为秘密性的核心点上来说,二者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原是土匪黑话的天王盖地虎后来也发展成了网络隐语 | 电影《智取威虎山》
谢耳朵将旗帜颠倒表示大事不妙 | 美剧《生活大爆炸》
你知道这些是隐语吗?
演艺圈内将艺人到各地演出称为走穴;马丁·斯科塞斯的黑帮片《爱尔兰人》又名《听说你又刷房子了》(I Heard You Paint Houses),其中的刷房子(paint house)是黑帮灭口的代名词,暗指杀人时墙面会被鲜血粉刷。这些都是由曾经的黑话发展来的。
汉语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国语·晋语》提到,范文子有一次退朝很晚,他的父亲范武子问他为什么晚回来,范文子说,有秦客齆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意思是,有秦朝来的客人在朝堂上讲了一些隐语,大夫们没有人能对答得上来,我却多少知道他的意思。其中的齆辞指的就是隐语。秦客使用隐语,多少有点炫技的成分,以此达到隐伏谲诡的唬人效果。这种回避的效果,是隐语的最基本用途。
隐语的另一个特点是多出自禁忌、避讳。中国古代避讳类型众多,有君讳、民讳、尊讳等。比如,东汉时期为了避刘秀名讳,会将秀才改称为茂才。
古人写文章,除了写啥,可能更重要的是不能写啥 | 豆瓣读书
此外,隐语也可以是语言游戏,比如歇后语、谜语等,甚至江湖测字也可以计算在内。
纵观历史,无论是回避还是禁忌,多是迫于无奈。但逐渐地,隐语的神秘感让不少人感到好奇、 *** ,从而主动模仿,隐语便成为风行一时的新鲜词语,最终有可能沉淀为一般俗语,实现去隐喻化 (demetaphorization)。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曲彦斌从《北京现代流行语》、《上海话流行语辞典》、《北京土语辞典》中选录了一些范例来佐证这一观点,比如,把人民币单位称作分、张儿等。著名语言学家徐世荣也曾强调现代汉语中的踩点儿、挂彩等的确曾是黑话,但更是社会语,强调了隐语的社会性。
英国语言学家、语言学教授韩礼德(M.A.K.Halliday)也指出,从本质上讲,语言的发展就是一种去隐喻化的过程:许多刚开始时是隐喻的表达逐渐地失去了它们的隐喻性,成为了日常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你们这些00后,在网上就不会好好说话吗?
u1s1,踩点儿挂彩是不是黑话,根本nbcs。都是成年人了,学学怎么在网上混才是当务之急。
上面那句话,看懂了吗?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民用网络开通以来,论坛和门户网站给了初代网络黑话登场的舞台。当时,网费以时长计算,速度是初代黑话形成的核心动力。于是GGMM取代了哥哥妹妹,886取代了拜拜咯,520取代了我爱你。拼音、字母、数字、谐音……网络黑话怎么方便怎么来。
2001年,语言学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于根元先生就在著作《中国网络词语词典》中总结道:‘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 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 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
除了速度,初代网民们也乐忠于炫耀这些黑话,惹得普通人们也急于一探新语言的魅力。于是,《网解词典》、《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等黑话大全书籍应运而生。
部分网络黑话构词法及示例 |《浅析网络词汇和隐语词汇的异同》
一本书教会你网上冲浪秘技 | 《中老年人网上冲浪》
逐渐,BBS和贴吧等平台给了从小接触网络的互联网一代更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国内文化氛围的逐渐开放,互联网语言也多样了起来。挖坟、斑竹、楼主来授精能够让贴吧选手们会心一笑;台湾腔的表酱紫、吼被可爱款女生们pick;撒浪嘿等外文音译渐渐变成了日常表白用语,其中英文Fans的直译粉丝更是伴随着在国内爆红的选秀节目成为了更大赢家。此外,李毅吧的屡次出征则轮番贡献出了痛并快乐着、火钳刘明、帝吧循环等各种经典梗。
可以看到,粉丝一词近年来在百度的搜索指数高居不下 | 百度指数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0年《文汇报》刊登报道《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以来,互联网开始了自我审查,网络管理规范逐步形成,网络用语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且诞生了一些特色词汇,比如吞楼、河蟹、404、秒删、不可描述、省略三千字等。颇有些传统隐语避讳的味道。
再后来,00后登场,他们制造新黑话的速度把前浪们远远甩在了身后。伴随着移动端、弹幕等技术革新,网友们有了更多表达方式和渠道。如果没有一番学习和研究,要读懂u1s1 nbcs养火花ky等,难度堪比破译密码。
温馨提示
u1s1 = 有一说一
nbcs = nobody cares = 没人在乎
上面之一句话,这回看懂了吗?
到这个阶段,仅仅表现不明觉厉的潇洒已经不能满足网友的需求了,00后似乎更热衷于玩文字游戏、二次创作。比如,一开始awsl是B站弹幕中常见表示惊叹啊,我死了的拼音首字母缩写(通常是因为太可爱了而表达惊叹),但后来渐渐因为首字母相同,被调侃为阿伟死了、甚至是阿伟乱葬岗、阿伟出来受死等。
大型阿伟乱葬岗 | up主聽風憶初人的视频/哔哩哔哩
时代更迭,网络黑话语汇的变化也越来越快。今天看来,其中不少已显得陈旧可笑,比如用来指资深或技术高超网友的大虾如今已被大触替代;成天在家上网的网虫现在更多被叫作阿宅。互联网自发的年度网络红词评选甚至跟不上新词诞生的速度。
变化快是各类黑话的一大特点。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传播学荣誉教授拉里·A·萨莫瓦尔(Larry.A.Samovar)在其著作《跨文化交流》(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中给亚文化群体语言代码作最后结论时,就阐述过隐语变化迅速的特征,提出易变性是为了保持隐语的秘密性。
在我国的研究中,也不乏类似的论调。1994年,学者林振坤就提出过更新迅速是隐语的一大特点。虽然他的研究并不特别针对网络用语,但两者的相似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传统隐语的群体局限性也为网络黑话所有。虽然网络打破了传统隐语在地域和行业间的物理界限,但互联网内部也筑起了不同亚文化群体之间的高墙。不同网络平台可以类比为不同地域,所以有了虎扑的高铁很晃、B站的你币没了、直播平台的双击666、网购平台的亲等。不同亚文化圈则可以类比不同行业,手办坑圈的水口并不是一个地名,手账圈的血线并不是什么医学用语,饭圈的唯粉也并不是某种粉色。
除了与传统隐语的相同之处,网络隐语自然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首先,网路隐语似乎容易受外语入侵。这一方面可能与网民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似乎也表现着小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其中,英语、日语的影响尤其大。比如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而这几年衍生出的vlog则代表video log,即视频日志;LOL来源于英语laugh out loud,表示大笑。上文提到的ky是日语空気が読めない(kuu ki ga yo me na i)的读音缩写,表示没有眼力见儿不会察言观色;牙白音译自日语「やばい」(ya ba i),表示糟糕不妙。其他小语种也偶有登场,比如泰语找塞班。
其次,除了传统的谐音、音译等,空耳造词也是现代网络隐语的一大特点,即借用外语与汉语相似的发音,造出意思相去甚远的新表达,从而达成双关。从最原始的爱している(我爱你,发音为a i shi te i ru)被曲解为阿姨洗铁路,到知名的元首愤怒反了他都是从一开始的空耳逐渐变成了网络流行黑话。
元首垂泪 | 电影《帝国的毁灭》
最后,多符号系统也值得一提。手机端、弹幕的发明,让火星文、颜文字、emoji,甚至是排版刷屏,都成为了网友们自我表达的方式。而且同主流文字一样,这些文字间也存在着交流障碍、翻译偏差等问题。比如不同手机端的emoji表情包可能会引发不同的理解,甚至是误解。
离开了颜文字,瞬间不会说话 | 编辑截图
反主流和小众文化的心头肉?隐语用起来!
无论网络隐语怎样发展,或者将来再出现怎样的新花样,它的本体都是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载体,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学者曲彦斌在《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中专门辟出了一节网络语言生活中的隐语行话,并在其中写道,网络语言并非独立的语言系统,而是基于现代汉语的词汇、语音、语法和修辞规则在网络交流环境下的社会变体。
韩礼德教授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热衷于书写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宏大叙事。在他一系列的著作,如《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从社会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中,他提出反语言(anti-language)生成反社会(anti-society),它的存在是一种反抗的宣示,反社会与主流社会要么被动共生,要么显示出主动的敌意,其本质是反文化(counterculture)群体用来反抗、 *** 、扰乱从而远离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的话语实践。
萨莫瓦尔教授也认同这一看法,他曾总结道,隐语的之一个文化功能是给反主流文化提供一种自卫的手段。由于许多亚文化是在面临生存危机的客观环境中形成的,其成员就不得不创造隐语来沟通,使局外人难以理解。文章开头的 *** 捡树枝就是典型。
此外,像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科学上网、吃瓜、996等,都带着对主流文化抵抗的色彩,如果不恰当处理这种敌意,有可能会加剧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
此外,隐语还能维护亚文化群体内的一致性和密切关系,能激起成员的认同和自豪。导演斯皮尔伯格在电影《头号玩家》中显摆了自己对于ACG文化的理解,埋了上百个梗。虽然对ACG圈不了解的人也觉得电影很好看,但那种恍然大悟的乐趣就只有圈内人才能品味了。
隐语的第三个文化意义,是帮助小众文化集体真正成为亚文化群体。比如,一开始黄晓明的雷人语言只是个人用语,没有很大的意义,但当大家都开始研究他的说话习惯并发展出一些词汇用语时,明言明语就成为了某种现象。
当大家都开始研究他的说话习惯并发展出一些词汇用语时,明言明语就成为了某种现象 | 综艺《中餐厅》
网络隐语,用多了不太好
虽然网友们用得不亦乐乎,但是网络隐语不是没有弊端的。
针对语言本身来说,网络隐语有可能错误引导用语规范产生,这也是网络用语频频被诟病的原因。
东南大学学报曾指出,网络语言会导致语音偏离(大虾=大侠)、词汇偏离(886=拜拜咯)、语法偏离(百度一下)、语义偏离(上课特别爱打瞌睡的学生被称为特困生)和语域偏离(you can you up)这几种变异。
虽然语言偏离并不一定是坏事,但可以肯定的是,多为口头表达的网络黑话并不适合出现在正式场合。大部分人能主动区分语言的使用场合,但网络黑话还是会扭曲文字本身的色彩意义。在看过唐国强老师的鬼畜视频后,你还能严肃地读出厚颜 *** 之人吗?另外,网络用语过于强调语言的视觉化(比如颜文字),可能会弱化语言其他层面的意义,削弱严谨的语法、造成异体字或谐音字(把姐妹写成集美)滥用等。
对文化而言,网络隐语有可能会加剧隔阂。这种隔阂可以是网络亚文化之间的,也可能存在于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上文提到的各个网络平台之间语言不互通就是亚文化之间隔阂的例子。一个常年混迹于虎扑的网友,乍一看B站,可能连B站的分区都弄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熟悉购物平台黑话,你可能会错过一大堆秒杀、红包或包邮的福利。
直播间里一脸懵的周震南 | 李佳琦直播间
此外,传统隐语的黑话特性,在网络空间中也会存在。网络隐语也有可能涉及犯罪的灰色地带,网络传销、信息倒卖、暗网等可能业发展出了自己的黑话,并借此横行世间。刑侦界和一些民间公益组织在搜集、科普、侦查此类隐语,例如公众号女孩别怕,试图通过科普这些犯罪黑话,引起社会关注,让女性对人身安全问题更警惕、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些不正经但有必要科普的黑话 | 一席演讲
正如人类语言学家本杰明·李·沃夫(Benjamin Lee Whorf)所说:语言会影响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如果说标准语构造了一个富有秩序的现实世界,那么网络用语更像是一座庞大的地下迷宫——虽有些许阴暗潮湿,但却为每位居民留有了一方栖息之地。
参考文献
1.周玉忠,马成雄.隐语:亚文化群的语言代码──Samovar等人论隐语的功能与特点[J].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112-114
2.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3.汉语民间秘密语语源探析[J] 曲彦斌110031.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99 (04)
4.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30-235.
5.丁建新.作为社会符号的反语言——边缘话语与社会系列研究之一[J].外语学刊,2010(02):76-83.
6.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279020?from=search
7.林振坤.美国亚文化群的语言代码——隐语[J].南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61-65.
8.郝新星, 邹长征, 李静.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S1) .
9.黄中习.网络用语与语言规范[J].嘉兴学院学报, 2003 (2)
作者:Vanilla
编辑:八云、李子
一个AI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tql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