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正文

下沙工厂主要集中在什么位置,杭州下沙创业园区有哪些

admin 百科 2022-11-10 00:28:47 572 0

1993年4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自此,杭州有了全国之一个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平台,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下沙开发前的原貌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前身是钱江投资区江北开发区.我是1992年8月市委之一次在全市公开选拔副局级领导干部,并被选拔为钱江投资区江北管委会副主任。之一次踏上下沙的土地,心情复杂。一方面,有机会参与杭州的改革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我感到兴奋和激动。另一方面,我看到开发区基本上是一片芦苇滩和开垦的农田,没有工业基础和城市基础设施,所有的产业都在等待繁荣,我觉得负担很重。当我看到一群以张明光同志为班长带领20多名干部在当时管委会的“三部一室”里,日夜奋战在热火朝天的工地和招商引资的之一线时,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开发区如火如荼的新战场上。

1990年8月开发区成立之初,困难重重,不合时宜。当时正巧遇到全国范围的整顿和调整。江北开发区一度处于“封炉不关”的状态。1992年初, *** 在视察南方掀起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 *** .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当时兼任开发区主任的张明光副市长和开发区领导班子迅速响应,认为这是连接浦东、接收辐射、促进开发区发展的更佳时机。我们必须抓住时间,加快速度,试一试。管委会全力以赴组织开发区开工建设。困难虽多,但有条件可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

下沙六街与一街(区广场)交叉口施工时,

开发区于1992年5月23日开工建设

此同时,我们立即进行申报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项工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国家的一系列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管理体制上也允许大胆创新,对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极其有利。我们的建议得到了高度重视,市委、市 *** 多次听取汇报,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全力支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时任杭州市市长的王永明在开发区的一次汇报会中明确指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就是在改革开放中“抢跑道”、“上台阶”,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必须全力以赴,务必成功。开发区一方面积极组织力量做好申报工作,另一方面全力抓好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为申报成功创造条件。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市委、市 *** 的全力支持和开发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国务院于1993年4月4日正式批准,同意设立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事实证明,如果不是果断决策,争抢跑道,抓住机遇,杭州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步伐就有可能延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因为,仅仅只过了两个月,1993年6月以后,国务院就停止审批新的国家级开发区,这一停就是8年。而这期间,正是我国引进外资加快发展的最有利时机,杭州因此加入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行列。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口广场(下沙)

与之一批国家级开发区相比,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时间上晚了8年,国家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相对缩减,增加了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紧紧抓住“规划、建设、招商”这三大关键,集中力量在高起点、高标准、高强度上取得突破。在规划上,我们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和开发区建设的经验,高起点规划发展布局,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导开发建设:在建设上,我们坚持“百年大计,不留遗憾”的理念,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尤其是城市道路和供水供电通讯信息设施,做到“七通一平”。我们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始终把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的“生命线”工程,更是倾尽全力,全方位、高强度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1992年,我们接待中外客商达1000余批次,落实投资项目22个,外资总投资达1.3亿美元,内资达9.4亿人民币,有21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到当年底,我们通过省市 *** 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时候,杭州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较好的形象。1993年3月,国务院特区办公室毛宗诚司长到杭州开发区垸查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杭州的工作,特别指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招商”推进开发区建设的经验在全国都值得推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说“抢跑道,抢机遇”的精神催生了开发区,那么也可以说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招商”奠定了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

必须要有一支想干大事、能干大事的好班子、好队伍,必须有艰苦创业、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好作风。市委高度重视开发区干部队伍的建设,时任市委副书记王国平亲自挑选干部,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为开发区配备了一支能吃苦耐劳、想干大事、能干大事的干部队伍。开发区组建时,管委会主任是时任副市长的张明光,副主任有从建委来的陈继松,从余杭来的陈惠德等,这个班子为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进行开发区建设,市里主要帮助开发区打通进区道路,铺设一条自来水管线,提供3500KVA供电线路,开发区内的建设全靠开发区自筹解决,在现实面前,经常有人对我们能否把开发区建起来表示怀疑。但是,我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明光、副主任陈惠德等同志身上,感受到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面对围堆区的滩涂和芦苇丛,我们坚信不远的将来,这里会涌现出现代化的工业区,一座能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希望之城”,决心实现“人民给我一方土,我还人民一座城”。这种精神鼓励省管委会全体干部,坚定信念,努力拼搏,艰苦创业。

当时开发区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管委会车辆少,开发区离市区有19公里,我们进区工作主要靠一辆老旧的面包车,将近20个人就挤在上面,发动机盖上还要坐两个人。管委会借用农场的一座老房子办公,我们工作基本上都是在工地现场。下沙的土地是粉沙土,我们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夏天冒酷暑、冬天斗严寒。特别是女同志,工作条件更加辛苦,整天在工地上和男同志一样,帮助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土地条件很差,连方便的地方都没有,只能钻到滩涂芦苇丛里去解决。但是为了尽快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同志们没有一个叫苦,更没有提任何物质待遇上的要求,为了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晚上在开发区加班工作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工地晚上没有电,我们就用工程车辆的大灯来照明,肚子饿了,就用方便面充饥。

下沙新城

1993年1月4日的一天,管委会一名常务副主任在工地现场办公时,不慎掉进了两米多深的窨井,腰背严重挫伤,只得住院卧床治疗。当时由于工作很紧张,每天晚上都要开碰头会,我们就把会议搬到医院去开。经常是我们等在病房门口,医生一走我们就进去开会。我们就是这样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以超常规的速度拉开了建设开发区的大幕。

1993年批准设立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开始有了之一批企业投产,当年产值7000万,1995年产值3亿元,1996年产值26亿元,1997年达62亿元,1998年突破100亿元。5年后的今天,开发区年工业销售产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从1993年开始,我们不但创建了杭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很好地实现了当初描绘的宏伟蓝图。

(撰文:孙远)

1995年4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0平方公里,外围控制面积为17平方公里,人口30万

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全国首批试点的杭州出口加工区和全省更大规模的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2.92平方公里,实施“境内关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是由海关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特定区域,按电子报关、口岸直达方式运行管理;下沙高教园区占地10.91平方公里,有14所以理工类、经济类为主的高等院校、16万在校大学生,知识精英的高度集聚,浓郁了文化氛围,提升了城市品位。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开发区以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兴区”战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yao、机械家电、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在电子信息方面,开发区是我国更大的移动通信生产基地之一,聚集了摩托罗拉、东方通信、三菱、富士康、华宇电子等主机及相关配套企业和日本东芝公司年产24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全球生产基地;生物医yao方面,开发区是浙江省以生物基因工程、天然yao物及制剂、医疗器械为重点的医yao工业生产基地,引进了九源基因、美国眼力健、康莱特、日本泰尔茂、旭化成医疗器械、浙大yao业等一批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机械家电方面,开发区是日本松下公司在中国建立的更大家电生产基地,总投资2.4亿美元兴建了占地24万平方米的松下杭州工业园已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食品饮料方面,开发区是浙江省更大的饮料生产基地,集聚了可口可乐、康师傅、娃哈哈三大著名品牌。

开发区秉承“让投资者获利,让创业者成功”理念,致力于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2004年,开发区被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评为中国75个城市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更佳开发区。200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跨国公司更佳投资的开发区”;开发区大力实施“科教园区”战略,以14所高校为依托,建立产学研合作中心,建设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大学科技园、高科技孵化器等载体和平台,致力于发展软件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打造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充分利用钱塘江及生态湿地资源,精心打造了沿江景观大道、生态公园、高教园区景观带等生态工程,建成河渠交错、绿树成荫、白鹭翔飞、鸟语花香,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品质。

昔日的旷野滩涂,如今被宏伟壮观的楼宇、鳞次栉比的厂房、纵横交错的道路、气势恢弘的广场所取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和谐宜居的生态家园。开发区正加快由“建区”向“造城”、由依江发展向跨江发展的战略转移,深入实施“工业兴区、科教强区、环境立区”三大战略,努力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科技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增加副城的核心竞争力,吹响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号角。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1puu.com/post/3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