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严文井先生把它比作“魔袋”,从它小小的袋子里可以取出很多东西。
寓言在语文教育中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但这些还不是寓言独特的价值体现。寓言的本质特点是它的双重结构性,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是故事,后面的部分是寓意。故事是寓言的表层结构,它塑造寓言的形象;寓意是故事的深层结构,它是寄托在故事里的寓言,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图。
寓言的表层结构联结着具体的形象思维,它的深层结构联结着抽象的逻辑思维。这种双重结构性决定了寓言在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对人类个体思维发展的启蒙作用。
小学低、中年段的儿童,从学龄前期的直觉行动思维逐步转变为初级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感知的影响占先导,还缺乏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纂,正好可以充分发挥寓言的这一独特价值,促进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一、走近经典寓言,开启理性思维的大门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编排了大量寓言。这些经典故事,大多以改写的方式编排在低、中年段,少量以文言的形式编排在高年段。
它们短小精悍,情节奇特,常常出人意表而在人意中。“出人意表”能唤起儿童阅读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阅读和探索;“在人意中”能使儿童觉得本质的真实,引导他们浮想联翩,获得教益。
如二年级下册的《揠苗助长》,用农夫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客观规律和主观意志之间的关系:禾苗生长有客观规律,农夫要用拔的方式帮助禾苗生长是主观意志,禾苗枯死证明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故事虽然荒唐,道理却具有普适价值。
三年级下册“阅读链接”的《北风和太阳》,写两个无生命的自然现象(北风连形体也没有)竟然展开竞争,可谓异想天开,但太阳给人温暖,北风使人畏惧,却是人们习见的事情,“说服胜于压服”更是被无数次实践所证明的真理。
类似的寓言很多。二年级上册“我爱阅读”的《刻舟求剑》,用长江之水和所乘之舟来比喻发展变化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四年级上册的《扁鹊治病》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四年级上册的《纪昌学射》阐述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五年级下册的《自相矛盾》,用楚人“无不陷之矛”“不可陷之盾”揭示了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些内容简短、内涵丰富的寓言,有助于学生在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就开始探索世界、理解人生。
对于低年段儿童来说,阅读这些寓言,最初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但故事本身能吸引他们,让他们得到理性思维的启蒙,而他们实际也是通过阅读这些寓言,一步步地走进人生。著名的翻译家叶君健强调寓言对人一生的持续影响力,他说:“由于它简单易记,它可以在孩子的脑海中长期定居下来,在他们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发挥塑造性格的作用。……它的持久力比任何其他文学作品都要强,在人的灵魂中所起的作用,也能从童年时代一直继续到人生的结束。”一篇经典的寓言一旦和学生交上朋友,就能陪伴他们一生,成为他们生活的顾问。
二、读故事明寓意,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
读寓言明寓意,是寓言教学的应有之义。领会寓言的寓意,既要作者的点化、诱导,也需要读者自己的分析、思考。为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入选统编教科书的寓言大多隐藏了寓意,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统编教科书更关注儿童自身的阅读体验。学生从故事中读出寓意,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思维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以二年级上册的《我要的是葫芦》为例,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不料长了蚜虫,他却只顾葫芦,对叶子上的蚜虫置之不理,后来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掉光了。它给我们什么启发呢?种葫芦的人之所以不听劝告,是因为他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蚜虫吃叶子,是叶子变黄的原因;而叶子变黄,又是葫芦掉落的原因。蚜虫、叶子、葫芦三者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种葫芦的人只顾要葫芦,不考虑蚜虫吃叶子对葫芦的危害,所以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只有通过前面的分析,学生才能提炼得出“看起来没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其实是存在相互联系的”这样一个道理。
在寓意提炼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要找到与故事最贴合的寓意,思维有时需经历不断的淬炼。如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的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作者揭示的寓意是:需要是发明之母。有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如果积少成多,便会带来很大变化 。这个寓意和故事是挂钩的,但总体感觉不太自然,因为故事的重点并非“需要”。这个故事从民国开始就入选到小学教科书中,从教学实践的反馈来看,学生读《乌鸦喝水》,一般体会到的寓意是“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这个寓意与原作者揭示的寓意相比,应该是更贴合了。但这个故事重点想表达的是乌鸦的创新精神,乌鸦喝水所想到的方法是对常规思维的一次突破,这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所以从彰显故事的教育价值的角度,将寓意归纳为:“遇到问题,能改变常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适宜方法”应该更好。由此可见,在阅读寓言的过程中,阅读者需要不断寻找与故事尽可能“贴合”的寓意。寓意和故事像两个齿轮的齿,应相互“咬合”,这不仅需要分析、综合、概括,还要筛选、比较等一系列抽象思维能力,在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的“咬合”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将得到极大的锻炼。
三、从故事中想开去,培养类比推理的能力
类比是寓言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因为社会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假象往往掩盖着本质,儿童要分辨真假、美丑、善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寓言运用类比,把复杂的关系简化为单纯的故事,让儿童拨开现象看到本质,提升其认识能力。在寓言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故事感受寓意,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过程,思维得到了提升,但如果止步于此,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通过类比推理,让学生的思维从一般再回到具体,将这种认识能力类推到其他事物或现象中,从而获得对人生、对自然更深刻的认识。
统编教科书在编排上非常重视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三年级下册的寓言单元,统编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守株待兔》后,阅读链接编排了另一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两个故事讲述的都是愚人,通过他们的不同表现,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愚人是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的,他们会犯下不同的错误;统编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陶罐和铁罐》后,阅读链接编排了《北风和太阳》,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故事主人公的相似之处,认识到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以及故事的结局其实都有着相似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寓意的体会。
联系生活也是引导学生类比推理的重要思路。如一年级下册“和大人一起读”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从狐狸的花言巧语中认识到生活中总有一些别有用心的谄媚者。二年级上册的《寒号鸟》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交流“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寒号鸟这样的人吗”,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那些只顾眼前、不想将来、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的人。四年级上册的《扁鹊治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才能防微杜渐。四年级上册的《纪昌学射》,让学生认识到,不仅仅是练箭,任何学习都需要苦练基本功。五年级下册的《自相矛盾》,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其他类似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的人或事。德国民族文学的奠基人莱辛在《论寓言在学校中的功用》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天才,我们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对一个小孩子,我们要尽可能地持续不断地用同样的方式培养和增强他的精神力量……我们要经常使他能够从一种科学看到另一种科学。我们要好好教他,使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从特殊上升为一般,又从一般回到特殊这一认识过程。这样做,这个小孩子就会成为天才。寓言对儿童智慧的这种启迪作用,引导儿童迈进理性思维,走向逐步成熟的时代。
四、挖掘寓言丰富的思想内涵,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一篇成功的寓言,往往包含着多方面可供挖掘的寓意。如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韩非把法古的思想比作守株待兔,他的本意是反对复古守旧,一事无成。但故事带给我们的体会,早已超出作者原来的想法。从读者中心的角度,我们既可以得出“做事不能只凭经验而不知变通”,也可以得出“不能不努力就想获得成功”,还可以得出“心存侥幸,常常会失败”或者“不能把偶尔当必然”等道理。
同一个寓言,如果变换分析的角度,也会得出不同的寓意。以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的故事为例,它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这个故事是楚国策士江乙用来回答楚宣王的提问,说明北方各国并不是害怕昭奚恤,而是害怕楚王的军队。对小学生而言,还原故事的原意既增加学习的难度,也没有实际的意义。而故事所涉及的不同人物本身,就提供了寓意分析的不同视角。如从狐狸的角度,寓言讽刺的是仗势欺人而无实际本领的人;从老虎的角度,寓言讽刺了 *** 而昏庸、被小人利用而不能觉悟的人;从整个故事来看,寓言讽刺的是借助别人的威风来欺负弱小者的卑劣行为。
同理,原人教版教科书《惊弓之鸟》一文,从鸟的角度去分析,说明的是心有余悸会导致不应有的失败;从射手的角度去分析,说明的是通过细心观察,反复实践,掌握事物规律,便可以胸有成竹,事半功倍。
五、读进去跳出来,培养学生审辨性思考的能力
寓言是作者通过假借的故事传递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种人生感悟与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有密切的关系。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作品只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框架,在寓言故事所提供的范畴之内,读者既要读进去,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观念,同时还要跳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形成丰富的意义。
我们以三年级下册的《鹿角和鹿腿》为例,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讲述的是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难看的鹿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它险些丧命。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借鹿之口发出这样的感叹:美丽的鹿角差点送了我的命,难看的脚却让我从狮口逃生。很显然,这是一种实用性的观点,作者从一时一境的体会出发,对事物的好坏做出了一个功利性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统编教科书在编制的时候并没有囿于故事原意,课后练习题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思考:究竟是“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还是“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引导学生对两种观点进行判断并说出理由,让学生认识到:之一个说法看似没问题,其实是有偏颇的。美丽的鹿角令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本身就是价值,此外,鹿角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还可以用来抵御敌人。鹿角和鹿腿,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每个事物都各有其价值,不能因为它的长处就忘了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轻易否定它的长处。这种读进去又跳出来的做法,就是审辨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
无独有偶。三年级下册克雷洛夫的寓言诗《池子与河流》,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最终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话,体现了价值观的不同。
统编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也不囿于引导学生读懂寓意,而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分析判断: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让学生在第三方立场,对池子和河流各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点进行审视,包括对池子的自夸和对河流的批评。学生也许既不认同池子的观点,也不认同河流的观点,他可能会有新的观点,这都没有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思维能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当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颁布,“思维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核心要素之一。我们要充分发挥寓言独特的文体价值,让它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
本文节选自《小学语文》2022年第7-8期。
点击“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
- 上一篇: 伯牙为何绝弦(伯牙为什么用绝弦)
- 下一篇: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