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
2012年至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从435.08亿元增长至1143.9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382.48亿元增长至3495.64亿元;之一产业增加值从37.64亿元增长至70.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从287.59亿元增长至690.3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09.85亿元增长至383.18亿元;人均GDP从65195元增长至142720元;财政收入从40.38亿元,增长至101.36亿元。
十年荏苒,长乐紧紧把握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全力推动一二三产提档升级。
再立潮头,长乐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腾云、驾物、种数,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
滨海新城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姜亮摄
作为草根工业发源地,长乐把贯彻《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融入到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之中,围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思路,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用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行动。乘着数字化改革之翼,纺织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逆势上扬。
长乐区纺织产业逐渐从长乐制造走向长乐智造,跻身全国县级纺织产业三强,先后被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全国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中国经编名城纺织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示范地区全国超千亿产值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等荣誉称号,奠定了纺织业国内领先地位。
伴随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引领产业变革、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借助数字福州的东风,长乐区承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溢出效应,打造数字产业高地,一批大数据龙头纷纷入驻,2021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5%,数字核心产业占比达到9.5%,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数字应用场景已经融入到长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二期(资料图)。长乐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长乐依托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引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200家,实现营业收入501.7亿元,税收7.8亿元,初步形成云大物智链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成为全省规模更大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之一。
在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长乐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后劲,抢抓双碳战略中产业布局调整机遇,推广零碳工厂,抢先获取持续发展的绿色通行证。
恒申短纤生产车间、骏鹏智能制造车间。余少林摄
在新材料领域,长乐力争培育功能性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持续培育壮大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再生纤维等功能纺织新材料,积极引导大东海等千亿级链主企业,深耕绿色精品功能性冶金新材料领域,立足域内外钢铁企业规模优势,在购销供应链平台建设上发力,加快海峡冶金供应链平台等项目落地。
在滚动接续的项目建设热潮中,循着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在长乐的经济版图上错位发展、同频共振、加速崛起,不断为长乐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注入强劲动能,加快产城人文融合步伐,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奠定坚实基础。(王圣洁)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
- 上一篇: 古人是如何过七夕节的
- 下一篇: 原创聂远的二婚,焦恩俊的二婚,吴奇隆的二婚,还有他的二婚对比